close


【讀書】《文心雕龍‧體性篇》衍義:文本與作者情志—談蘇辛(一)

一、前言:

    《文心雕龍》發前人未發之聲,縱橫阡陌橫向比較百餘家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,縱向上下三千年,從六朝以前「十代」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、漢、魏、晉、宋、一直到齊梁鉅細靡遺的文學作品觀察,劉勰細數了歷代文學創作的優良傳統與文人詩心獨具的創新精神,其審視文學作品的態度秉持的是一種獨特而全面性的觀察,第二十七篇〈體性篇〉乃文術論,《文心雕龍》二十篇創作論中的一篇。〈體性篇〉開頭有言「夫情動而言形,理發而文見,蓋沿隱以至顯,因內而符外者也。然才有庸俊,氣有剛柔,學有淺深,習有雅鄭,並情性所鑠,陶染所凝,是以筆區雲譎,文苑波詭者矣。」所談簡而約之便是文本呈現的風格和作家本身的性格息息相關。

    〈體性篇〉開宗明義昭示文學作品是作者將感情訴諸於語言,以文字來表達心中的理念與想法,是作家將內心世界向外做具體的傳達,而所有的詩詞文賦或婉曲或直書胸臆,創作唯發乎於心,方能感人至深流傳久遠。文學創作的起心動念非得以「情動」始,大序》有言:「情動於中而形於言」,詩經以來「言志」的傳統,至漢樂府「感於哀樂,緣事而發」,唐新樂府運動「文章合為時而著,詩合為事而作」,一路繼承接續,每當偏離了,文學自會有一股反動的力量將其拉回,〈體性篇〉講「辭為肌膚,志實骨髓。」秉持的仍是「詩心言志」這樣的優良傳統,劉勰「情動而言形」的見解亦有異曲同工之意。 
 

    在這裡提一個小插曲,一九七四年二十多歲的陳芳明捧著第一本詩集,希望當時已文聲顯赫的黃春明先生給他意見,黃春明的第一句話是:「你知道你在寫什麼嗎?不要寫你所不熟悉的!」那是一個現代主義已經在台灣文壇形成一種極盡競逐形式之美,為「寫」而「寫」,忽視文本內容的七○年代,反省的思潮已起,「別寫你所不熟悉的!」黃春明想表達的正是真實情感對於文學創作的重要性。他不經意的一句話,說的也是同一件事,而黃春明創作實踐經驗體現的恰也是「辭為肌膚,志實骨髓」的觀點。 
 

    然而身而為人,心志各異,透過文字抒發流露的情感自是各異其趣,〈體性篇〉論作者性格的形成,有先天與後天的因素,劉勰用「才」、「氣」、「學」、「習」四者,論才之高下、氣分剛柔、學養深淺,及環境薰習對於作品風格產生的影響,才氣是先天因素,學習則為後天沾染,這裡關於作者性情的論述,可視為繼曹丕〈典論論文〉論「文氣清濁,不可強力而致」後,對於文章風格深受作者性情影響更深入的一番論述。劉勰列舉賈誼等十二位名動一時的文人,闡述其文本與作家性格兩者具有高度相關性的觀點,今日我們且依著〈體性篇〉所論,試著從文本來一探南北宋兩位當世大文豪蘇軾與辛棄疾,兩人筆下披露展現的怎樣令人千古難忘的人物精神樣貌。
 

二、從文本閱讀作者情志---論蘇辛

    蘇辛二人的詞作走出了《花間集》以降,以主述男女情思為正宗的婉約派風格,為詞境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宏闊格局,二人詞作皆以豪放一格顯揚,但才情洋溢的兩人,作品自不拘豪放一格,擁有多元的面貌,正所謂「沿根討葉,思轉自圓。八體雖殊,會通合數,得其環中,則輻輳相成。」劉勰博觀而後以「典雅」為軸心,將創作風格類分為八種,八體的提出是劉勰經過一番詳細的觀察後,將之概略性分類而得的結論。周振甫先生對於八體當中如「輕靡」明顯帶有貶抑之意的分類名稱,曾提出了一些修正性的看法,可見八種分類的提取是概略性而非絕對性,主要建立在作者主觀意識下的閱讀心得。這八種特性也並非涇渭分明不相容通的八種風格,同一篇文章可以同時兼涉幾種風格,〈體性篇〉提出八體說,劃分風格相異的文本特色,這樣的說明清楚明瞭,讓人容易理解劉勰想表達的觀點,不過我們更別忽略了〈體性篇〉在八體的說明與例舉完畢之後,特別強調透過學習,八體雖殊,仍可會通合數,尤其才高者,融會貫通,自可不拘於一體。蘇辛二人論天賦皆為才華洋溢性情高潔的當世英才,經歷與出身不同,加以性情殊異,即使同歸豪放一格的作品,當中仍有相當不同的情調,況二人創作風格的豐富向度,實不是以「豪放」二字可以概括之,正是以「才高學深」所以文風才能不拘於一。

    我自己在閱讀〈體性篇〉的時候,對於八體的區分,更在意的是劉勰得出「八體雖殊,會通合數」這樣重要的結論,尤其是那些極少數不世出的天才,在經歷一遭更迭起伏的人生際遇後,作品呈現的是怎樣多變而豐富的面貌。當然,我們也不能否認對於更多傑出的文學家,作品仍然會有明顯的風格傾向,好比名震一時寫下許多傳唱千古絕妙好詞的柳永,他寫杭州《望海潮》也有雲樹繞堤沙。怒濤卷霜雪,天塹無涯。」這樣波蘭壯闊的句子,可是最後他回頭還是寫「異日圖將好景,歸去鳳池誇。」想望一朝功名得志要意氣風發的回京,因為他就是那樣「惹起平生心事」--仕宦不如意,心緒便會黯然神傷的人,他寫的極好的詞作〈八聲甘州〉跟〈雨霖鈴〉也都是這樣帶有自傷自憐意味的創作,在此處提及柳永,其一旨在驗明作者情性確實深刻影響了其文本風格,其二要說在這些五代有宋一代傑出的詞家中,裡面像蘇軾、辛棄疾這樣不世出的少見天才,他們除了本著情性創作,還以驚人的沾染學習能力,寫出了各類風格殊異豐富多變的作品


(一)、東坡詩詞與蘇軾

  蘇軾才氣縱橫,年僅二十一歲便在科舉考試中大放異彩,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,少年得志並沒有使得他此後仕途從此平坦,蘇軾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響,入仕後努力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,無法忍受看見百姓受苦,他總是勇於為其發聲,儘管可能因此遭難,堅守讀書人風骨的他,不論情勢多麼險惡,他對於做「正確」的的事情永不妥協,在北宋新舊黨爭嚴重的政治環境,蘇軾不認同王安石為首的新黨過於躁進的改革政策,也不能接受司馬光為首的舊黨重新取得政權後,不論好壞,將新黨推動的政策全盤予以推翻的做法,他是如此堅守原則,以致將新舊黨雙方人馬都得罪,陷己於極其險惡的境地,險些連性命也丟了,令他「魂飛湯火命如雞」的「烏台詩案」可說是他人生一次最九死一生的境地。

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用今日政壇來比擬,這個人便是為了堅持理念,不惜將「國」「民」兩黨都給得罪了,是個極其勇敢的人!這樣一個滿心為國為民而又有能力的人,最後竟然給貶到最南的蠻夷之地海南島去了。然而,在一再貶謫的過程中,蘇軾固然也會悲慨,卻不曾懷憂喪志,他在宦海一次又一次的變遷中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,這些作品有壯懷逸興,有曠達豁然,有氣象宏闊,有閒淡安適,我們看不到一個仕途失意怨天尤人的文人,謫貶海南島,處境何其悽涼,可是蘇軾說:「雲散月明誰點綴,天容海色本澄清」,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無比開闊,充滿巨大能量的生命藍圖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lly3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